2025年7月18-19日,以 “數實融合?智創未來” 為主題的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于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召開。作為聚焦全球數字技術前沿的頂級行業峰會,本次大會匯聚超千位產業專家與企業代表,共探智能化轉型路徑。會上,中科創達與高通公司攜手展示了基于高通QAM8797芯片的AI智能座艙解決方案,憑借14B大模型端側AI技術的集成應用,為智能出行領域帶來突破性創新,吸引眾多嘉賓蒞臨展位進行深度技術體驗與交流探討。
技術基底:芯片與系統的深度協同
高通SA8797作為高通數字底盤的旗艦產品,以320TOPS的AI稠密算力支撐高端AI架構與復雜傳感器系統運行,204.8GB/s的存儲帶寬則為140億參數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奠定硬件基石。中科創達依托在操作系統領域的深厚積淀,實現滴水OS與高通驍龍平臺異構計算架構的深度適配——通過模型輕量化技術、算法動態調優策略及與高通QNN工具鏈的協同優化,成功推動140億參數大模型在QAM8797芯片上以40tokens/s的性能流暢運行,開創了大參數模型端側部署的全新技術范式,為低延遲、高穩定性的端側大模型推理提供了技術范本。
功能革新:從智能交互到情感化服務
基于上述技術基底,該方案在現場展示中呈現出突破性的應用效能,通過滴水OS與芯片的軟硬件協同,實現了智能座艙在用戶認知與交互邏輯上的跨越式升級。
在用戶畫像構建維度,方案構建了多模態數據融合的智能認知體系:依托艙內面部識別技術實現乘員身份精準核驗與信息關聯,通過對話內容偏好提取算法捕捉駕乘人員的興趣傾向,結合艙內人員特征記憶補充場景細節,經整合形成動態更新的立體用戶畫像。這種實時迭代的認知能力,確保系統持續精準把握用戶最新偏好。
上下文長記憶功能則重構了人車交互范式。其突破傳統 “一問一答” 的機械邏輯,構建了具備時序關聯能力的智能記憶系統:當用戶指令涉及 “播放車內人員喜愛的歌曲”,系統可快速調用歷史交互數據實現精準匹配;當提及 “送車內人員回家”,則能基于記憶自主規劃最優路線。這種連貫的交互邏輯,使每一次對話都成為情感與認知的積累,推動服務推薦從 “功能匹配” 向 “需求預判” 升級,為語音控車、手勢識別等交互場景提供了流暢且智能的技術支撐,將智能座艙進化為 “懂習慣、有溫度” 的移動智能空間。
未來,中科創達將持續攜手高通等產業伙伴,深耕AI技術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場景化創新,不斷拓展智能座艙的功能邊界。通過硬核技術驅動智能交互變革,為消費者打造更卓越的智能出行體驗,助力智能出行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